闭门造车:腾讯生态的泥沼
目录
记录了开发中遇到的和腾讯生态相关的一些问题。
我曾经抱怨 QQ 的花里胡哨,后来出现了微信;我曾经抱怨微信的功能残疾,后来出现了微信小程序;我曾经抱怨小程序的生态封闭,现在发现原来 QQ 和微信的内置浏览器也是一样的。
腾讯云 COS #
先记录一个无可厚非的小问题,出现在 Go SDK 文档中 “预签名 URL” 部分。实际上,文档中并没有出现错误,只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开发者来说可能造成误解。
开发中的一个常见需求就是向 COS 上传文件,然后获取对应的 URL 供前端下载该文件。因此在文档中,我首先看到了 “上传请求示例” 的代码:
ak := "SECRETID"
sk := "SECRETKEY"
name := "exampleobject"
ctx := context.Background()
f := strings.NewReader("test")
// 1. 通过普通方式上传对象
_, err := client.Object.Put(ctx, name, f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获取预签名 URL
presignedURL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PresignedURL(ctx, http.MethodPut, name, ak, sk, time.Hour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2. 通过预签名方式上传对象
data := "test upload with presignedURL"
f = strings.NewReader(data)
req, err := http.NewRequest(http.MethodPut, presignedURL.String(), f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用户可自行设置请求头部
req.Header.Set("Content-Type", "text/html")
_, err = http.DefaultClient.Do(req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显然,这里的 1、2 两点是两种不同的上传方式,我这里选择使用第一种方式,并通过第 14 行的代码获取了预签名 URL。然而,访问这一 URL 却会返回 “签名不一致” 的错误信息,无法下载文件。
继续向下看文档,可以看到 “下载请求示例” 的代码:
ak := "SECRETID"
sk := "SECRETKEY"
name := "exampleobject"
ctx := context.Background()
// 1. 通过普通方式下载对象
resp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(ctx, name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bs, _ := ioutil.ReadAll(resp.Body)
resp.Body.Close()
// 获取预签名 URL
presignedURL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PresignedURL(ctx, http.MethodGet, name, ak, sk, time.Hour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2. 通过预签名 URL 下载对象
resp2, err := http.Get(presignedURL.String()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bs2, _ := ioutil.ReadAll(resp2.Body)
resp2.Body.Close()
if bytes.Compare(bs2, bs) != 0 {
panic(errors.New("content is not consistent"))
}
如果使用第 13 行的代码来获取预签名 URL,则访问该 URL 可以成功下载文件,这也是这段代码叫 “下载请求示例” 的原因。不难发现,两种获取 URL 的方式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二个参数,下载采用 GET 方法,上传采用 PUT 方法。因此实际上 “获取预签名 URL” 的这段代码并不属于第一种方法,而是属于第二种方法。
我们可以修改注释来避免产生误解,如上传请求示例:
ak := "SECRETID"
sk := "SECRETKEY"
name := "exampleobject"
ctx := context.Background()
f := strings.NewReader("test")
// 1. 通过普通方式上传对象
_, err := client.Object.Put(ctx, name, f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2. 通过预签名方式上传对象
// 获取预签名 URL
presignedURL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PresignedURL(ctx, http.MethodPut, name, ak, sk, time.Hour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上传对象
data := "test upload with presignedURL"
f = strings.NewReader(data)
req, err := http.NewRequest(http.MethodPut, presignedURL.String(), f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用户可自行设置请求头部
req.Header.Set("Content-Type", "text/html")
_, err = http.DefaultClient.Do(req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下载请求示例:
ak := "SECRETID"
sk := "SECRETKEY"
name := "exampleobject"
ctx := context.Background()
// 1. 通过普通方式下载对象
resp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(ctx, name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bs, _ := ioutil.ReadAll(resp.Body)
resp.Body.Close()
// 2. 通过预签名 URL 下载对象
// 获取预签名 URL
presignedURL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PresignedURL(ctx, http.MethodGet, name, ak, sk, time.Hour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下载对象
resp2, err := http.Get(presignedURL.String()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bs2, _ := ioutil.ReadAll(resp2.Body)
resp2.Body.Close()
if bytes.Compare(bs2, bs) != 0 {
panic(errors.New("content is not consistent"))
}
最后,对于正常业务中先上传文件、后返回下载 URL 的需求,我们可以拼接两份示例代码:
ak := "SECRETID"
sk := "SECRETKEY"
name := "exampleobject"
ctx := context.Background()
f := strings.NewReader("test")
// 通过普通方式上传对象
_, err := client.Object.Put(ctx, name, f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获取预签名 URL
presignedURL, err := client.Object.GetPresignedURL(ctx, http.MethodGet, name, ak, sk, time.Hour, nil)
if err != nil {
panic(err)
}
// return presignedURL.String()
微信内置浏览器 #
以下问题在安卓 / 苹果手机自带的浏览器中均不存在:
- 上传文件时,无法识别
accept=".mp4,.mov"
等扩展名限制,只能使用accept="video/*"
等类型限制。 - 上传多个文件时,无法同时使用多个类型限制(如
accept="image/*, video/*"
)。于是只能将图片和视频上传分开了。 - 下载文件时,无法调用标准 web api 中的对应接口。我在项目中是根据 这个办法 判断是否在微信浏览器中,随后向后端传递不同的参数,使得后端返回不同类型的结果。
- 打开外部 URL 时,无法调用标准 web api 中的对应接口。后来这个需求改了,绕过了这个问题。
- 通过 URL 打开视频时,可以播放,右下角也有下载按钮,但无法下载。因为是后台的功能,主要使用平台是 PC Web 端,所以没解决。
解决上述问题的通用方案,是引导用户点击右上角并选择 “在浏览器中打开”,这个措施平时也见得很多了。
为什么微信内置浏览器如此特别?其实还是微信小程序一样的套路,强迫开发者使用 自己的 SDK。
总的来说,有意不遵循通用的 Web API、封闭自己的生态,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让人相当不快。